乡村“真行” |小泥鳅如何“游”上韩国餐桌?
2025-09-11 11:18: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王塞塞  
1
听新闻

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泥鳅之乡”——墩尚镇2000余亩水网里,棕黄色的小泥鳅正与稻浪私语。

晨曦微露时,养殖基地已是一片繁忙。体态丰腴的泥鳅在泡沫中欢腾,工人们麻利分拣、装筐,鲜活的泥鳅即将踏上跨国之旅。

墩尚镇的泥鳅年出口量占全国九成以上,其中销往韩国的泥鳅量已占韩国泥鳅总销量的80%。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墩尚镇便引进泥鳅苗养殖,丰厚的收益让墩尚镇泥鳅养殖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为了规范养殖,墩尚镇组织成立了泥鳅养殖行业协会,采用“党组织+协会+企业+基地+会员”合作模式,将原来松散的养殖户、经纪人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还构建泥鳅养殖信息平台,建立泥鳅养殖信息档案,成立泥鳅养殖网站,及时发布泥鳅市场行情、养殖技术等信息,引导养殖户有效规避风险,实现了科学、高效的行业管理。

2024年,墩尚镇泥鳅出口韩国7000吨,创汇3600万美元,亩均收入达1万元。

这条小鱼“国际范儿”的背后,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墩尚镇地处地势低平,气候宜人,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是养殖泥鳅的理想之地。

泥鳅被称为“水中人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滋补强身、健脾养胃、清热解毒等功效,是养生保健的佳品。

为把这些营养发挥到极致,墩尚人经过长期摸索,逐渐衍生出清炖、红烧、油炸、酱焖等20余种营养吃法。每一种吃法都让食客欲罢不能,也将泥鳅的鲜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那道“墩尚泥鳅汤”,汤色奶白,肉质细嫩弹牙,喝上一口汤,嚼一口鱼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是墩尚人心中最温暖的家乡味道。

如今,泥鳅已经成为了墩尚镇一张闪亮的名片,凭借着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墩尚泥鳅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品尝墩尚泥鳅的美味,感受墩尚的乡土风情。

乡村振兴,乡村“真行”。本期乡村“真行”系列带您了解这条曾经默默无闻的小鱼,如何游向更广阔的天地,成为乡村振兴路上跃动的金色符号。

策划|陈斌 蒋浩 王塞塞

文字|王塞塞 张旭

制作|叶柯雨

标签:
责编:房秋云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