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一处15亩大棚闲置,如何盘活利用?省农业农村厅现场回应群众关切
2025-07-16 09:23: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蒋浩  
1
听新闻

“秸秆离田”补贴拿不到、农户购买到假种子如何维权、居民区养殖蜜蜂扰民、大棚闲置待盘活……7月15日上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季辉带领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走进省《政风热线》直播节目,现场回应群众诉求,答疑解惑。

“秸秆离田”补贴未拿到

最近,连云港市灌云县有经营户反映,他们在当地从事“秸秆离田”收储工作,仅在2021年领过一次补贴。这几年的补贴一直没拿到,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一直让等通知。那么,“秸秆离田”补贴到底还有没有呢?

吴先生说,今年,他收储的秸秆达到7千吨,秸秆离田后可用于食用菌培育、畜牧业养殖、发电等。四年前,他领过一次补贴,不过,近年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表示,根据政策,“秸秆还田”有补贴,“秸秆离田”则没有补贴。

季辉表示,江苏既有大量的小麦秸秆,也有大量的水稻秸秆,连续全量“秸秆还田”可能会给土壤承载力带来一定影响。此外,也需要一定的“秸秆离田”用于畜牧养殖饲料、制作食用菌基料等。因此,近年来,加大了“秸秆离田”的推广力度,鼓励各地同步推进“秸秆离田”工作,灌云应该是自主开展了一年的“秸秆离田”补贴。

据了解,今年开始,省里加大了对“秸秆离田”的补贴力度,今年省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已经下发至各地,由各地结合实际统筹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像灌云这些地方,有很好的条件,要加大离田补助的力度。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跟进,盯紧资金去向,做好政策解读,在全省面上开展指导。”季辉说。

农户购买到假种子损失惨重

南通启东市的一些瓜农反映,去年底,他们花了十多万元,购买了“玉菇甜瓜”种子,但今年结出的瓜却和“玉菇甜瓜”有差异,他们怀疑买到了假种子。如今,卖种子的人已经联系不上,农业农村部门对此事还在处理过程中,他们心急如焚。

瓜农们说,这批种子是从南通市通州区一家农资店的销售人员手中购买的,包装上没有任何标签。今年四月,瓜农们发现,种植的瓜不论卖相还是口感都与之前种植的玉菇甜瓜存在较大差异。据了解,共有10户购买了没有标签的玉菇甜瓜种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销售的种子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附有标签和使用说明。种子种类、品种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或者没有标签的可以认定为假种子。

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锋介绍,经过调查,认定当事人经营的没有标签的种子为假种子。目前,已对当事人立案调查。后续将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通知书,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如果当事人拒不履行,将移交法院强制执行。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王明涛提醒广大农户,不要贪图小便宜,要选择从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渠道购买种子。购买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凭证,如果购买量较大,建议双方共同进行封样,以备出现纠纷后进行核实处理。“农业农村部门在遇到类似于案件时,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涉及到不同地域的要加强配合,对于农户损失问题,农业农村部门也应该及时给予引导。”

居民区养殖蜜蜂严重扰民

淮安市淮阴区世纪华庭小区的业主反映,一个月前,他们发现与小区一墙之隔的淮阴宾馆院内有人养蜜蜂,放置了几十个蜂箱,蜜蜂每天在小区里飞来飞去,不少业主都被蛰到过。业主反映后,属地相关部门也曾出面劝养蜂人搬走,但是一直没有效果。

蜜蜂属于昆虫类,不过,蜜蜂的生产经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处长潘雨来表示,养蜂的场地应与居民区、道路等保持适当距离。一般情况下,养蜂生产者转地到一个地方时,要主动联系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寻找合适的养蜂地点。

“前提条件是不能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不能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潘雨来说,接下来,他们会联系地方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此事。同时,潘雨来呼吁,主管部门前期要主动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双方都要主动,才能把这个产业做好,才能不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大棚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盐城市射阳县合德镇友爱村的村民反映,村里有一处农业园区,园内有100多亩大棚用于种植果蔬等农作物,但其中有15亩左右的大棚长期处于抛荒状态,村民担心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盐城市射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曹平苏介绍,合德镇将土地流转给一家公司,该公司又将土地进行了发包。因发包方和承租方之间存在矛盾,一直没有解决,导致这部分土地闲置。“今年年初,农业农村局已经和合德镇沟通,采取措施盘活这片土地,避免土地闲置。”

“大棚的闲置是农业资源的浪费。接下来,要把大棚里面的杂草除掉,寻找新的主体接手,将闲置的大棚盘活起来。”季辉希望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重视起来,尽快推动问题解决。据了解,目前,这块土地已经流转给了新的承包户,正在进行作物种植。

新华日报·政风热线记者 蒋浩

标签:
责编:房秋云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