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一企业欠缴职工养老保险 省人社厅现场回应
7月6日上午,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上线《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直播节目。节目中,淮安市一家太阳能企业的职工反映,从2015年9月到2019年12月的养老保险企业一直没有缴纳,长期欠缴让大家担心退休时会受到影响。
初步了解企业确有困难,人社部门将维护职工权益
据了解,这家企业是一家老的太阳能企业,是由国有企业改制的,改制之后就搬到县区了,目前相关产品比较落后,没有跟上市场,加上疫情等方面的影响,确实遇到了困难,一些老员工15年到19年的养老保险没有缴。
针对上述情况,节目现场连线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曹曙春。他表示,这种情况下,困难企业拖欠养老保险确实是存在的,此外,还要甄别是不是恶意欠缴,如果是恶意欠缴人社部门将联合税务部门和法院强制执行。如果确实是经营困难,允许企业签订一个缴纳养老保险分期计划,到职工退休的时候实行退一补一的政策。具体就是职工退休时,由这个企业负责把他之前所有欠缴的养老保险一次性补齐,结果不会对职工权益有任何损害。
面对员工担心的还有很久才退休,如果企业在此期间破产倒闭而权益得不到保证的问题,“这是我们人社部门要保证的。我们多年来形成了机制,针对破产企业的职工权益都优先保证的,困难企业要督促他履行社会责任。”曹曙春说。
特殊时期,阶段性政策促企业、职工双赢
对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元湖表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出现了生产经营困难,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阶段性的减负稳岗促就业的举措。今年以来,疫情防控以及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经济逐步恢复稳定,但是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因素确实还是存在的,尤其是中小企业还存在一定困难,包括就业形势也存在复杂性,需要给予企业时间调整。
戴元湖表示,为了做好“六稳六保”,国务院决定把去年以来实施的一些相关企业减负稳岗促就业的政策继续实施下去,通过人社等部门的政策措施来帮助企业。“企业如果做强了、做大了,既把企业的问题解决了,又把职工的权益保护好了,这是双赢的。”
新华日报·政风热线 实习记者 赵浩远 记者 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