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市民沈先生向政风热线反映,南京市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平顶山路36号有9间门面房,被人以“消险修缮”的名义,对房屋墙体加高,甚至还在房内建造立柱和浇筑横梁、打造隔间。沈先生认为,这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修缮的名义,进行违章搭建。而沈先生说他多次举报,至今没有结果。
老房整体加高,拆围墙盖顶造新房
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门面房无论从内部还是外立面,都明显看出加高过的痕迹,通过查询施工前老照片,记者发现之前门头招牌是立在房顶上的,施工过后却成了贴在墙面,招牌高度不变,但是招牌后面都新砌了砖墙,盖成了房子。
施工前后对比
当地居民介绍,这些门面房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单间门面房面积不大,大约十几平方米,但每间后面有后搭建的棚顶房,而且面积不小。
记者发现,这次施工是前后房整体砖混加高,而且房内建造了水泥立柱和横梁。有居民质疑:“就这么个棚顶平房,墙又不会倒,里面浇横梁和立柱有必要吗?”
街道答复流于形式,无视投诉人提供的证据
沈先生说,今年6月28日,他发现这些门面房正在整体加高的施工,原本两米多高被加高了一米多。于是他就拨打了12345投诉,他认为这是违建,希望相关部门能来查处。
然而,他先后7次拨打12345,直到7月14日,大厂街道综合保障办才打电话给沈先生答复,并且短信回复称“街道资产办已将此情况汇报给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表示队员定期现场巡查,未发现新增违建”。
对于街道的回复,沈先生表示不认可。“他们的答复太慢,而且站不住脚,既然定期巡查,哪有发现不了违建的道理,而且还有拆围墙建门面房这么大的动作,我在投诉时已经明说有违建房的历史图片资料,为什么综合执法大队不找我取证就草草答复?”沈先生说。
7月14日下午,沈先生再次拨打12345,明确表示希望综合执法大队和他联系取证。不过,到7月20日下午,沈先生再次收到了大厂街道办事处和12345发来的手机短信。回复内容同7月14日收到的短信内容一模一样。
执法大队称责任在社区,社区主任则拒绝解释
7月24日,记者来到大厂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据副大队长黄强介绍,这些门面房是街道资产办负责管理的。“我了解到的是,资产办前期采取了消险修缮措施,之后资产办与和平社区对消险修缮施工进行了联合检查,确认符合消险修缮标准,也核对了之前的长宽高数据,明确承诺未发现新增和改扩建违建。”黄强介绍说,控违的主体是和平社区和街道资产办。
那么,到底这几处门面房的修缮行为算不算违建呢?又有没有相关手续和图纸呢?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大厂街道和平社区,对于这些门面房整体加高等问题,社区雍主任没有正面回答。在记者的追问下,雍主任先是吞吞吐吐,最后索性不再回答。
业内人士:门面房加高就是违建
这9间门面房的历史照片和“消险修缮”后的样子截然不同,已经明显改变了原貌结构。
当日,南京某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将这些门面房的前后图片比对后告诉记者——加高就是违建,就算是危房要推到重建,也必须严格遵守原址、原面积、原高度的法律约束,因为这个原则不能突破,所以“修房子想要获批加高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此事的进展,政风热线记者将继续关注。
新华日报政风热线记者米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