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几年,江苏“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亮点频出。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管理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框架体系基本建立;更多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基层,充分赋予开发开放载体更多经济管理权限和乡镇(街道)更多社会管理权限;“一业一证”和“一件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为总结提炼我省在“放管服”改革实践中积累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启动“政务办主任谈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与实践”系列访谈,邀请全省13个设区市政务办主任(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共同分享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取得的经验与成就。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徐州市政务办积极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大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2021年,我们重点推动三项改革:‘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联合审图’,四个工作取得突破: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便民服务热线、企业服务、‘秒批秒办’。”徐州市政务办主任刘东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实现免费“政务专递” 打造智慧政务布局
去年,徐州全市政务服务办件量1070.2万;政务服务事项在线服务率99.8%,双向免费“政务专递”收送各类审批服务材料21.4万件,节约企业群众直接办事成本248.3万元;归集177类483.2万条电子证照数据、调用电子证照286.3万余次;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交易额1642.4亿元;企服平台新增归集发布涉企政策1234条,累计受理办结涉企诉求1342件,诉求办结满意度达100%。
今年,徐州市政务办将紧扣国家省市部署要求,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工作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增强担当作为,以“放管服”改革为总牵引,以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实施“智慧+效能”“智慧+赋能”“智慧+便利”三项工程,持续打造“1257工作布局”。
刘东亮介绍,“1”是全面服务“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发展大局;“2”是近期远期二个目标,牢固树立市委对政务服务工作提出的“近期目标——全省一流、淮海经济区领先”和“远期目标——全国有地位有声誉”;“5”是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五最”目标;“7”是打造“智慧政务”、淮海经济区产权交易、“一件事一次办”、企业服务、四级政务服务体系、跨省通办和12345便民热线7大平台。
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 各类事项“跨省通办”
刘东亮表示,今年,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徐州市政务办将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理念,突出速效并进,突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
重点打造重大产业工程建设项目“一件事一次办”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创新将重大产业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分为“企业登记一件事”、“开工一件事”和“竣工一件事”三个阶段,提出“一个机构全科统筹服务、一类事项全程优化审批、一个项目全力保障用地、一张表单全量共享共用、一个平台全部一次办理、一支队伍全域联合验收、一套机制全面强化供给”的“七个一”系列举措,全力推进解决重大产业工程建设项目在审批过程中跑多次、多头跑的问题,实现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协同配合。
推广实施我市首个开办企业“全链通”标准,力争年内编制具有引领性的企业登记注册全生命周期服务标准,推动开办企业“全程网上办、全量半天结、全面零收费”。
优化企业服务平台,赋能企业获取金融、人才、创业等更加精准、智能的信息,畅通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的沟通渠道,做好“企业定制—部门服务”政策解读,解决行业共性诉求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问题。
丰富提升“跨省通办”。完善“跨省通办”一体化平台功能,加快“普通事项库”“特色事项库”建设,推动更多民生服务、市场主体服务“跨省通办”。一是扩面。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居住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卡申领、户口迁移等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和涉企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二是提质。上线运行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线上审批服务系统,推进各城市拓展政务服务大厅和各专业业务大厅设立“跨省通办”专窗,优化“收受分离”服务模式,加强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融合,形成以网上办事为主、实体办事为辅、自助办事为补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新格局。
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创新再造集成化服务模式
刘东亮表示,下一步,徐州市政务办将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固化改革成效,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实现能办向好办转变,全流程网上办结,推动“一件事一网通办”落地常态化运行,成为助推“放管服”改革系统推进,协同发展的引擎。
创新建立一体化服务理念。“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就是服务上的创新,也是徐州市政务办致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民惠民的政务服务品牌。以“全程网办”“一网通办”为支撑,实现诉求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打造“一个平台、一类标准、一套机制、一支队伍、一流服务”的一体化集成服务体系,创新实践市域政务网格化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全域通办”实践应用,让“政务服务在身边”成为常态。
创新结果数据化共享互认。助力办事环节“应简尽简”,申请材料“应减尽减”,打包“政务服务”集成服务。在凡政府核发材料,凡电子证照免提交基础上,创新实践结果数据化共享互认,实现凡分散在各部门间的基础数据信息免提交服务,积极推动“减证明”改革,实现政务服务全程网办无纸化,提高政务服务便捷度,加快建设高效政府进程。
创新再造集成化服务模式。推动“群众一件事,政府一次办”改革升级,实现 “企业一揽子事”“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有效推动“一件事一次办”链条事项“应归尽归”,推动窗口、PC端、移动端、自助服务“四端”融合,开发“智能校验审核”,融入“语音导航”“语音填报”技术,让“适老助残”服务更贴心、更暖心。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小事不出村、服务在身边”,打造15分钟市域政务网格化服务圈,“全域通办”模式,放大“减跑动”效能,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徐州市政务办将不断厚植为民服务情怀、不断增强担当作为,提高企业和百姓获得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