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风热线 > 要闻E览 > 头条新闻 > 正文

南京市民家门口的培训机构为啥成了“舞厅”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2020-10-16 11:01:00
9月11日,扬子晚报《南京眼》周刊关注了南京全民健身中心“太空舞厅”因消防要求关停事件,之后有市民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自家门口的“同仁舞厅”在小区地下室,去年舞厅虽然变更为景翔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性质是培训机构,但最近居民们发现该场所依旧还在做舞厅老本行。

  舞客在“舞厅”内跳交谊舞

  9月11日,扬子晚报《南京眼》周刊关注了南京全民健身中心“太空舞厅”因消防要求关停事件,之后有市民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自家门口的“同仁舞厅”在小区地下室,去年舞厅虽然变更为景翔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性质是培训机构,但最近居民们发现该场所依旧还在做舞厅老本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宋南飞

  居民纳闷>>

  以为要消防整改,结果舞厅变培训机构

  以为要消防整改,结果舞厅变培训机构

  市民付女士告诉《南京眼》周刊,同仁舞厅已经存在多年,就开在同仁新寓小区地下室,居民们都觉得舞厅吵闹,还存在安全隐患。

  2011年,《南京市消防条例》开始实施,根据消防条例第三十七条,“不得在建筑物的地下、半地下、地上四层及以上楼层新设公共娱乐场所。本条例施行前已开设的,应当逐步搬出”,付女士等居民觉得,舞厅属于公共娱乐场所,按要求早晚要搬出小区。

  付女士盼着舞厅搬出,几年来却一直没有动静。直到去年,她发现“同仁舞厅”的门头改成了“景翔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她多方打听得知,更改门头后这里的性质变成了交谊舞培训机构。不过,付女士发现,原本的舞客们的跳舞、聚会活动照旧。她有些纳闷也有些着急:门头变了,实际经营内容没变,这里到底还属不属于公共娱乐场所?还受不受《南京市消防条例》的约束?

  记者探访>>

  周六下午,“舞厅”里不少人在跳交谊舞

  付女士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景翔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早上、下午和晚上都会开放,此外还会不定期举行舞客聚会活动,周末下午场和聚会时客人最多。

  10月10日下午,记者探访了景翔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当天是国庆长假后的首个周六,属于工作日,不过记者探访时里面相当热闹。现场氛围和灯光布置颇有20世纪90年代舞厅的感觉,舞客以中老年人为主,大多数人两两一组随着音乐跳交谊舞,少数人坐在角落的长条椅上,看到有人入内会主动询问是否可以共舞。

  这里有没有进行交谊舞培训呢?现场有舞客告诉记者,他是这里的常客了,大多数人从上个世纪就是交谊舞爱好者,一般少见“新手”来学习。

  经营者回应>>

  舞厅建立早于条例实施

  扬子晚报记者联系到了景翔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负责人,对于场所内目前仍在经营舞厅活动,该负责人没有否认。不过,她向记者强调,同仁舞厅的建立远远早于《南京市消防条例》的实施,开业时也取得了消防等相关许可,不属于消防条例约束范围。

  10月15日下午,该负责人给记者发来相关证明,一份为2006年玄武区公安消防大队开具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其中写道“该场所已经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合格”;一份为第三方机构开具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报告中显示检测时间为2020年6月24日,场所的使用性质为舞厅、足疗店,检测结论中写道,根据DB32/T186-2015《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判定,该工程所整改后的系统功能符合要求。

  相关部门管理责任暂不明确

  梳理了付女士的诉求和景翔湖负责人的回应后,记者有几个疑惑:一是变更为教育培训机构后,场所仍在经营舞厅业务,这种情况是否合规?二是《南京市消防条例》实施前建立的舞厅是否受条例约束,如果不受,这种经营场所的安全如何保证,如果受,又该由谁来落实?

  为此,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了景翔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所属的玄武区新街口街道安监科,该科负责人当天外出开会,留下值班的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情况,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消防问题应该找玄武区消防大队咨询。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玄武区消防大队了解情况,由于相关分管人员外出未能接受采访。

  改了名的“舞厅”还算不算舞厅,它的安全问题究竟谁来监管?扬子晚报将持续予以关注。

  

标签:

责任编辑:王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