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苏嘉甬铁路如何设站?过江拥堵难怎么解?你关心的都在这
门口公路升级,村民为何反而“无路可走”?备受关注的通苏嘉甬高铁进展如何?过江拥堵如何缓解?
7月27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走进政风热线,就大家关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运输服务、交通行政执法、通行费征收等方面的问题和投诉,现场回应群众诉求。
01
定了!通苏嘉甬铁路将这样设站
通苏嘉甬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沿海区域经济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图片来自江苏新闻)
节目中有网友提问,通苏嘉甬高铁目前进展如何,在苏州市区是否会设站?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丁军华回应,根据目前规划,通苏嘉甬铁路的大致走向是从南通西站出发,经过7月1号通车的沪苏通长江大桥,到达张家港,再向南经过常熟、苏州、吴中、吴江,然后在吴江汾湖地区进入嘉兴地区。
"经过专家共同的探讨、研究以及充分的论证,目前已经明确在苏州市内,也就是现在京沪高铁苏州北站的北侧,设置一个通苏嘉甬铁路站,这个站将与既有苏州北站共同打造分场共站的枢纽客运体系。"丁军华说。
记者注意到,就在7月中旬,通苏嘉甬铁路可研审查会在苏州召开,标志着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下一步,苏州市将分秒必争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还有网友提问,每逢节假日,苏通大桥都拥堵难行,交通部门有没有缓解过江拥堵的措施?
对此,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道路局局长杨金国介绍,苏州到南通之间目前规划建设有5个通道,已先后建成了两个大桥,还有在规划中的3个通道,一个是海泰过江通道,即南通海门到苏州太仓,另一个是张家港到南通如皋,还有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即南通的开发区到张家港。
“在缓解过江难方面,今年7月1号通车的沪苏通长江大桥,可以为苏通大桥分担4万辆的交通流量。”杨金国表示,省交通综合执法局正在开展消堵消患行动,目前已经改造了129处拥堵、安全隐患点,全省拥堵率同比下降3.3%,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已经提高了22.6%。
杨金国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省交通综合执法部门会争取到今年年底,力争把所有的堵点、安全隐患点全部改造完成。
02
公路升级,村民为何“无路可走”
出个门必须绕道3公里,村民无奈只能天天翻护栏......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张家沟村的村民,最近遇上一桩“头疼事”。
原来,一条新修建的360省道将村庄一分为二,道路升级了,道路一侧的六七户居民却不方便了。村民去田间干活或接孩子,都要爬过公路中央隔离护栏,穿过时速100公里的车流,安全隐患很大。
“我家有四五百亩田都在对面,现在每天要去干农活,要多走。而且住在那一边的六七户人家如果想买生活用品,也过不来。”张家沟村一位村民表示,在不违法交通规则的情况下,如果想到对面,来回要多绕3公里。
对此,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罗睿回应,在当初二级公路改一级公路之前,这里没有中央隔离栏,画的是双黄线,每年会产生多起交通事故。
“改造后,根据交通量综合考虑,在此处前后各设立了一个平交口,还将原来两侧的水泥路进行了整治,让小的农具车方便通行。”罗睿说,由于这里是圩区,不能增设地下通道,目前正在与高淳区政府及各个部门协商增设天桥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方案可行,天桥设计会尽量考虑村民通行的特性,方便村民携带农具。
共公交通是城市和农村交通的大动脉,是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着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受到出行困扰的,还有来自邳州市陈楼镇的居民们。据村民丁先生反映,从邳州市到陈楼镇李家村的农班线在2018年以前有十几辆车运营,到2019年减少到4辆,村民等车的时间长达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今年春节期间因疫情,这条线路停运了,两个月前恢复后只有一辆车,早晨跑一趟,白天想跑就跑,不想跑就不跑了。周边12个行政村的村民想要出门,要么打网约车,要么坐黑车,十分不方便。
“今年3月以来,江苏疫情防控形势有了好转,复工复产、交通流量随之增加,按道理相应的车流密度、服务质量要跟上。”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局长宋国森表示,从目前统计来看,全省镇村公交,包括城市公交,应该说恢复还是比较好的。
今年5月份,省运管局在全省排查了约3000条镇村公交线路恢复情况,查出312个问题。“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这次大排查对站点设置、线路通行、时间、换乘方便性以及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再提升、再优化。对丁先生反映的问题,我们一定抓紧核实和跟踪!”
03
新桥建成,为何迟迟不能通车?
有扬州市广陵区狮桥镇居民向节目反映,镇里有一座修建完工的新桥,延期半年多,迟迟不能通车通行,附近居民来往此处,非常不便。
停工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再复工,何时能通车?面对市民抛出的一连串问题,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斌回应说,这座桥计划是在今年4月建成通车,但受疫情影响通车延后。
徐斌表示,目前这座桥已具备通车条件,通车前的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会在8月底前正式开放交通。
自今年1月1日取消省界收费站以后,部分地区在系统转换磨合期出现了错误计费、重复计费、计费时间错误、一次通行多次扣费等问题,给不少ETC用户带来了困扰。
来自扬州的刘先生表示,他春节回老家经过安徽曹庄至安徽利辛段,当时没有账单显示,到2月15日,通过通行宝App查询账单时发现这段路收了两次费用约102元。此后通过96777多次反映,但客服不仅回答前后矛盾,到现在也仍未收到退款。
“重复收费、多收费和一次行程多次收费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省交通运输厅财务处副处长秦义林表示,这一现象也受到了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并组织全国各省市交通部门,包括经营管理单位,对整个收费系统运行进行相关升级和改善工作,从5月6号恢复收费以来,这项工作的改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系统运行整体平稳,收费投诉大大减少。
“我们一定会查清这个问题,改善相关工作环节,给用户一个满意的答复。”秦义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