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海报国一脉相承,致公党江苏省直海外筹物资送抗疫前线
战“疫”当前,相对于奔赴前线的“逆行战士”,很多人虽上不了前线,却成为了一线防疫的坚强后援。受国内既有产能所限,防疫物资紧缺,致公党江苏省直经济三支部(以下简称省直经济三支部)党员们充分发挥致公党侨海特色优势,积极联系海外资源,为各医院、政府部门及相关防疫单位积极联络、对接各类进口防疫物资。截至2月26日,助力对接仅海外进口医用口罩就超过80万只。
(图/受访者提供)
对接海外资源过程曲折
筹备物资发挥侨党优势
“支部在筹备物资的过程中还是很曲折的。”南京市玄武区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直经济三支部主委沈文龙感慨。据了解,一开始省直经济三支部有愿望也有条件进行物资的捐赠和筹集。沈文龙告诉记者,致公党无锡新吴区三支部主委黄焕斌是无锡市恒通医药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该公司也是无锡唯一一家有国内医用口罩生产资质的企业。
最初,省直经济三支部找到黄焕斌采购口罩,企业均按照出厂价供货,但是,当省直经济三支部刚收到第一批口罩后,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医疗应急防控物资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调拨。黄焕斌负责的企业也响应政府号召,产能由政府统一调拨。
这个渠道没有了之后怎么办呢?致公党有个特点,海外资源比较多,省直经济三支部便通过海外资源从韩国、埃及、欧洲等国家协调、筹集了很多货源,包括医院紧缺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过程中也出现了有海外供应商临时涨价,或者货物流程中间出了问题,入不了关等。”沈文龙说。
(省直经济三支部党员们在包装运往湖北的定向捐赠物资。图/受访者提供)
捐赠有原则有智慧
对接物资信息透明
据了解,由于目前物资非常紧缺,省直经济三支部的捐赠、采购有个特点——一定是为一线人员。“特别是N95口罩,这个资源太宝贵了,有的全部对接到医院,给医护人员。”沈文龙强调,包括街道,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对辖区内的返程人员逐一排查,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些一线工作人员也缺口罩。
沈文龙告诉记者,做社会服务除了有慈悲心,还要有智慧、方法,这样才有力量。省直经济三支部党员对接的资源一定会告诉供应方和采购方,该签的协议,该走的流程一个都不少,保证信息透明。
由于疫情影响,湖北方向物流运输受限,经致公党江苏省直经济三支部党员王艺多方联系、协调,截至2月26日,中华文化促进会颜子文化委员会、省直经济三支部携手省直中医药大学支部捐赠湖北孝感慈善会的20650瓶免洗抑菌洗手液和苯扎氯铵抑菌喷雾由省直经济三支部党员、远方物流总经理刘子正免费运抵,并送往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图/受访者提供)
情牵“最美逆行者”
致公党人助力一线
到了疫情防控后期,口罩的需求量非常大,南京海关工作人员、致公党江苏省直经济三支部党员王艺一个人协调的口罩数量就超过50万只,包括N95口罩、3M口罩等,并找到了承诺坚决不涨价的货源。
据了解,由于各大医院3M1860、一次性医用口罩急缺,在南京海关同事的协调下,与海外多个国家紧急联系采购物资,协助医院采购了高质低价的医用物资。王艺告诉记者,目前口罩等医用物资过海关一般都会予以放行,符合捐赠的话,都会予以免税。
目前,王艺已为南京市儿童医院河西分院、江苏省口腔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医院、湖北孝感医院等20多家医疗机构的物资采购负责人专门建立了微信群,并为他们以及南京市玄武区卫健委、江苏圆梦基金会等另10余家单位解决了超过60万只医用口罩。
(1月29日深夜23点,王艺将2000只爱心口罩送至南京铁路公安处南站派出所民警盛警官的手中。图/受访者提供)
自1月27日起,致公党江苏省直经济三支部党员、南京狮子楼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匡庶,开始给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免费便当。过完年之后,疫情防控局势紧张,餐饮店基本关门,匡庶考虑到鼓楼区白云、山西路、观音里等社区没有食堂,基层工作人员不能按时吃上饭,也订不到饭,“订不到饭,我就给他们做吧,我员工也要吃饭,无非就是多做几份嘛。”匡庶说。每日的四菜一汤不仅可口,而且没有一天重复,截至2月26日,匡庶共提供免费便当1700余份。
(匡庶给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免费便当。图/受访者提供)
此外,截至目前,省直经济三支部16位党员,其中还包括退休的老党员,累计捐款金额达到31100余元,已捐款捐物总值累计86.85万元。
80年前捐飞机保家卫国
如今捐口罩物资抗病毒
对于这次疫情,沈文龙非常感慨,致公党大多数党员有海外华人、华侨背景,这让他想到了80年前的抗战。沈文龙说,这次防疫就是一场“战役”,只是“战役”的对象不一样,80年前是为了保家卫国,这次是抗击病毒,也是全民的“战役”。
截至目前,江苏共有11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奔赴一线,“用生命来守护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是当年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我们和他们相比差的还太远了,我们只能做好后勤保障,就像原来我们的华人、华侨捐款、捐飞机,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捐口罩,和八十年前一脉相承,这种精神是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沈文龙说。
新华日报政风热线记者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