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收费1小时起步 常州市民呼吁向外地学习
“南京2012年就已经把江南八区停车费白天计时周期被缩短至15分钟,现在都2021年了,电子计费设施十分完备,常州市发改委给各个停车场核定的收费标准大多数依然使用1小时甚至2小时为一个计费周期。”近日,市民张女士拨打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热线,希望常州当地的停车管理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缩短计费周期。
市民建议:缩短停车计费周期更合理
“有的时候去南大街附近办事儿,停车起步就是2小时10元。这样的标准已经好多年了,人工收费时代还能理解。现在都是电子计费,为什么不能缩短计费周期呢?”市民陆先生表示,因为经常送孩子去南大街附近上课,周边的几个停车场起步价就是“2小时10元”。“有时候30分钟能办完的事儿,也要付10元钱。如果能够缩短计费周期,会刺激一部分车主减少停车时间,车位轮转的速度也会更快,停车效率更高。”
常州南大街停车场收费标准
“中央公园的停车场前两小时收费5元,之后每小时2元,这样的收费标准并不算高,但是为什么不能跟南京等大城市学一学,将计费周期缩短至半小时甚至15分钟呢?”常州市民周先生表示,因为现在大多是电子计费,车主使用手机支付,计费难度大大降低,也不存在找零的麻烦。
南京秦淮区停车收费公示牌
“有几次我在南京停车,二十几分钟事情办完了,停车费只要一两元钱。但是如果按照常州这种计费方法,可能就要十几元了。”市民徐女士认为,单次停车看起来没有多少钱,可是如果将全市开车人的停车费加在一起,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为什么常州的管理部门不愿意利用已经很成熟的技术,让停车收费更加精准,更人性化呢?”
记者探访:2小时10元的起步价很落伍
“第一小时免费,后面每小时5元。”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上的一位收费员如是说。最近,常州市政府周边的232个免费车位在每天的7点至19点时段变成了收费车位,公告牌显示该处停车位为政府定价。
常州市行政中心周边道路停车收费标准
记者查询常州市发改委的网站发现,停车场收费标准的核定批复会进行公示。大部分停车场的首个计费周期为2小时,价格大多数为5元,之后的计费周期为1小时。不过,记者也注意到,有部分停车场的后续计费周期为半小时,但是并不多见。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南大街地下停车场,该停车场的定价形式为市场调节价,前两小时10元,之后的每小时5元。“我觉得停车费的收费标准可以提高一些,然后将计费周期缩短,对于短时间停放的开车人更合理。”记者在停车场采访了市民刘女士,她表示,自己也经常去大城市出差,15分钟的计费周期已经成为主流,“不明白为何常州还是十多年不变的老标准”。
记者通过114查询了常州市发改委的联系方式,将市民的建议向常州市发改委进行了反映。市民的建议究竟能不能在常州落地?对此事件本报还将继续关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