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无障碍通道咋留下个“烂尾”工程?
□苏报公益守护记者方方
轨道交通出口无障碍通道,本来是为方便残障人士、老人、孕妇等人群出入的。可“公益守护联盟”记者发现,在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乐桥站3号出口,无障碍通道留下了一个水泥裸露、碎砖块散落的“烂尾”工程,虽然面积不大,却长达数月无人问津,不见修复。
市民金先生今年已年过七旬,女儿住在姑苏区大石头巷。从今年9月份开始,金先生每周5天要乘坐轨道交通接送外孙女上下学。在轨交4号线乐桥站3号口出来、往西方向的无障碍通道上,金先生注意到,这条斜坡通道的尽头留下了一个“半拉子工程”,并且已经有很长时间。白天光线好时,通行还没问题;到了夜晚,这条通道很容易成为安全隐患。这不是人为添堵吗?总得“有个醒目标志牌提醒一下过往行人吧!”金先生感到很不解。
按照金先生的指引,记者找到了这处轨交出口无障碍通道。记者在现场看到,从乐桥站出口往西南方向,一路铺设了不少方形建材砖,可在通道下坡尽头处,留下了好几平方米的水泥裸露地面,坑洼不平、且散落着碎砖块。不仅如此,地面上还露出了4个铁钉,行人一不留神就会绊脚。无障碍通道不锈钢扶手右侧,更是被人“挪作他用”。由于这里比较隐蔽,一些抽烟者干脆把这里当做了露天烟灰缸,烟蒂四处乱扔。
记者注意到,作为前往人民路、大石头巷等地的重要出入口,轨交乐桥站3号出口每天人流络绎不绝,几平方米的无障碍通道“烂尾”工程看似不大,但受影响的人并非个别。
“这样的无障碍通道,怎么用?给谁用?的确值得有关部门好好反思。”苏州市无障碍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金永鑫表示,这对于经常需要使用无障碍通道的人群来说,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金永鑫认为,目前轨道交通乐桥站外的无障碍通道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他介绍,这样“烂尾式”无障碍通道不符合国家颁布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和苏州市无障碍设计,也没有按照规范的设计来建造和施工,从而出现了现在本不应该出现的“烂尾”问题。按照目前实施的管理条例要求,无障碍通道讲究的是“畅通无阻”。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置适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走道的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积水和没有障碍物。无障碍设施要为“更多的人群考虑,而不是简单造一个坡道、搞一个扶手,还需要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才能真正方便市民。”金永鑫说。
这个轨道交通出口人流量较大,一旦有人因为这个不规范的无障碍通道出了意外,该谁承担责任?江苏越湖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执行主任简连华认为,按照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这也意味着,轨道交通建成运营后,其运营公司既是经营者也是管理者,理应对乘客的安危承担责任。因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到位、不标准造成意外的,应承担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侵权责任。
截至发稿时,记者分别致电苏州轨道交通服务热线以及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反映了情况,有关部门表示将尽快制作工单,派人去现场查看。“公益守护联盟”记者对此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