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两大保障房片区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5月21号,我省制定出台了《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条例》规定,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居民住宅楼的楼梯间、楼道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停放。禁止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南京的两大保障房片区——“岱山和丁家庄”,那里的小区不仅人口密度高、电动车数量庞大、而且楼层高、一梯多户。近日,江苏新闻广播记者对这两大保障房片区的电动车停放现状进行走访。
(岱山保障房片区齐修北苑小区)
01
一幢楼33层264户
居民防范意识麻痹大意
今年66岁王大爷,家住在南京雨花台区岱山保障房片区齐修北苑小区,走起路来腿脚不是很利索,他经常被停在走廊过道充电的电动车影响通行。
王大爷说,他所在的单元楼共有33层264户住户,每天晚上下班后,过道横七竖八地停着电动车,而且还私拉电线进行充电,一旦电线短路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5月28号下午,记者在岱山保障房片区齐修北苑小区看到,物业在醒目的地方张贴了“禁止电动车上下电梯”、“禁止电动车停放在走廊”等告示文件,但电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普遍存在。
记者注意到,宽一米左右的过道停放电动车后,只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行。业主基本上都是通过窗户,从家里拉出一个插线板进行充电。
记者以业主的身份与一名将电动车放在走廊充电的女业主交谈,她不以为然地回答记者:“不会漏电着火,一般不会”,甚至还给记者支招,如果住的楼层低,可以从楼上拖一根电线到楼下给电动车充电。
(物业在醒目位置张贴通知告示)
02
“整改通知书”没人当回事
物业也无能为力
记者还留意到,有几辆长期摆放在楼道的“僵尸车”,被物业张贴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5月26号之前移走,如不在规定时间内整改,相关部门将会联合执法,予以没收。
但记者28号走访时发现,这些“僵尸车”仍在原地不动。面对这些问题,江苏岱善润福城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管理电动车违停、私拉电线充电这些工作,他们一直在做,只是短期内看不到成效,需要一个过程。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物业它没有执法权,肯定要联系派出所、城管一起过来,他们有执法权,他们带上执法记录仪,做下记录,拍个视频没做个备案。万一物业把业主的电动车清走了,业主会与物业发生纠纷,物业也有物业的难处”。
记者随后走访了该小区的另外两幢单元楼发现,该情况同样存在。
(“整改通知书”像个“哑炮” )
03
保障房电动车数量庞大
物业管不严业主不自觉
那么,南京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的情况怎样呢?
5月27号,记者在该保障房燕歌园6幢楼内看到了相同的情况,不少业主加长电线,改装插线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位业主说“负一楼有充电桩,但有被盗窃的风险,按道理是不允许的,我们也是悄悄的将车子推上楼,物业现在也不管,不像以前管得那么严”。
(不少插电板都是经过业主改装的)
04
有法可依、管理责任明确
却“无计可施”
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小区物业后,物管人员积极安排保安上门劝说。但物业工作人员也表示,物业没有执法权,只是起个劝告作用,如果业主真的不听,物业也实在是无能为力。
说到“执法权”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还生气,物业很想对这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也想找社区、民警一起综合执法,但他们的态度就是推诿。
对此,燕歌园小区所属的景和园社区工作人员回应称,电动车占用过道、私拉电线充电等行为一直在整治,联合执法也做过的,但是效果不明显。
除了不断加强宣传,目前还没有想到特别的方法阻止他们上电梯。“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坡道改造,后期尽量让他们下地库,充电桩也在搞,这个工作我们持续的在进行”社区工作人员说到。
我苏特稿 记者 梁振华